服裝的生產大部分都是以手工制作為主,那么在產品的品質管理上,會受到人工素質的影響而使整件衣服的做工時好時壞。
一來是由于工人從業時間長短熟練程度的影響,二來還會受到工人在每天工作時的心情所影響,
如果廠里工價高,工人們自然會把衣服做的好一些,開的工價低,想要做成品牌那樣的品質也不現實。
在每年的服裝旺季,每個工廠都會需要大量的熟手技工,那么怎么招到這些熟手就是老板們需要考慮的頭等大事了。
7月底的時候,批發市場的老板們除了需要準備開工時的款式,另外一件事,就是想辦法招到好手了,
等到8月初一開工,就會給老員工一些獎利,或者說是給些工人們一些好處,讓他們介紹些好點的員工,
每介紹一位給個兩三百的,也比去中介那里要來的人便宜許多。
中介的服務費現在是越來越高了,十年以前只有幾十塊,現在呢,沒個千把塊錢,想讓人家介紹根本不可能,
這也滋生了大量服裝行業的“黃?!?,專業去賣員工信息。
有些人都混成了老油條,在這個廠里被中介員推銷到一家廠里干個幾天,混日子拿個提成,就不干了,
過幾天,就又去別的廠里干,水平不怎么樣,還挑三撿四的,拉別人入伙,好到時一起跳槽。
當然,現在外面也有一些工人水平很好,也是自發的去服裝廠里面干臨時的突擊活,
怎么說呢,就是每個廠里都會有些很急的訂單,需要第二天發貨,這時發加工廠做,可能插不進去單,
那么,就會找這些臨時工,來廠里應急,不過,這些人工價會要的比自已廠里的工價高一些,
老板們只要有錢掙,發給這些人的錢雖然多一些,留在手頭的只要有利潤,還是一件很劃算的事。
畢竟這緊急的定單走過這村就沒這店了,更何況是會失信于定貨商呢。
雖然,老板們也知道這樣不好,不過這種情很少有,也就不在乎工價的高低了,總不能看著到手的鈔票不拿吧。
廠里的工人也是看的開,知道這些人是來臨時抄尖的,(備注:抄尖是廣東那邊的叫法,內地可能有些不同。)
自己打工穩定,走穴式的雖然工價高些,可是三天兩頭沒活干,也不是一種長久之策,
服裝八場覺得,出來打工,都希望在一個穩定些的工廠里工作,每天只要有活干,只不過是賺多賺少的問題了,
對于采用不同工作方式來掙錢的人來說,可能是習慣了就成為一種習慣了吧。